甲醛是普遍存在的化工產品,是
無色,有刺激性氣味,在裝修材料中經常都會加入甲醛,所以在剛裝修完的家庭之中或者是辦公室有可能會有甲醛的揮發。
研究表明: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,甲醛中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
嗅覺異常、刺激、過敏、肺功能異常、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,具有強烈的促癌和致癌作用,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
致癌和致畸形物質,是公認的
變態反應源,也是潛在的
強致突變物之一。
2012年,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納入1類致癌物。
甲醛的危害有哪些:
(1)對人體的刺激作用:
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。在室內達到一定濃度時,人就有不適感,大于0.15mg/m3甲醛濃度可引起
眼紅、眼癢、咽喉不適或疼痛、聲音嘶啞、噴嚏、胸悶、氣喘、皮炎等。
(2)產生急性中毒反應:
甲醛濃度過高會引起急性中毒,表現為
咽喉燒灼痛、呼吸困難、肺水腫、過敏性紫癜、過敏性皮炎、肝轉氨酶升高、黃疸等。
(3)對人體的慢性危害:
甲醛有刺激性氣味,低濃度即可嗅到,人對甲醛的嗅覺閾通常是(0.06~0.07)mg/m3。但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。有人可達2.66mg/m3。
長期、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
頭痛、頭暈、乏力、感覺障礙、免疫力降低,并可出現瞌睡、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、精神抑郁;慢性中毒對呼吸系統的危害也是巨大的,
長期接觸甲醛可引發
呼吸功能障礙和肝中毒性病變,表現為肝細胞損傷、肝輻射能異常等。
(4)遺傳毒性:
近年來發現,甲醛能引起哺乳動物細胞核的
基因突變、染色體損傷、DNA斷裂。甲醛與其他多環芳烴有聯合作用,如與苯并[a]芘的聯合作用使毒性增強。
(5)致癌性:
動物研究發現,大鼠暴露于15mg/m3甲醛的環境中11個月,可致鼻癌。美國癌癥研究所2009年5月12日公布的一項新的研究成果顯示,
頻繁接觸甲醛的化工廠工人死于
血癌、淋巴癌等癌癥的幾率比接觸甲醛機會較少的工人高很多。研究人員調查了2.5萬名生產甲醛和甲醛樹脂的化工廠工人,結果發現,工人中接觸甲醛機會最多者比機會最少者的死亡率高37%。研究人員分析,
長期接觸甲醛增大了患上
霍奇金淋巴瘤、多發性骨髓瘤、骨髓性白血病等特殊癌癥的幾率。